眷戀之村-第三期
眷戀之村-第三期:目錄
召集人的話|傳承與創新 眷村人的使命 名家論壇|陳復 從愛出發! 愛中華 愛國旗 愛台灣 愛和平 區老師說文化|區桂芝 奧運場上中國人的驕傲 眷總大件事|二、三代精采對談! 眷村精神始終閃耀...

召集人的話|傳承與創新 眷村人的使命
7 月 27 日舉辦了眷村子弟世代對話座談會,4 個小時的熱烈討論發言後圓滿落幕。會中受邀的 10 位年輕優秀的三代、四代眷村子弟在認同炎黃子孫,認同中華文化,認同眷村出身的共識下,面對科技創新與社會多元的時代下,就如何吸引年輕世代積極參與眷村文化的保存、發揚、推廣的工作,提出許多寶貴的意見。

眷村故事盒|青創力大爆發! 虎尾建國眷村老派逆襲
虎尾7月豔陽虎爪一般抓得人後頸與手臂又癢又疼,與前海基會副祕書長李慶平、政論節目名嘴李天鐸一起搭上雲林榮服處的便車,駛過虎尾西郊雲林158號縣道,穿過偌大的防空洞旁小路彎進建國一村時,那些龍眼、蓮霧與芒果樹蔽蔭的老眷村泥土地都在轟轟蟬鳴中醒了過來,此刻,喧鬧著的還有建國一村庚棟73號裡的「虎尾眷味廚房」。

眷村人物誌|鄧長富 永遠想念妹妹鄧麗君
如今,鄧麗君瞌然長逝竟已29年,當年那個守護著她的三哥今年74歲,也就是說如果她還在,現在也71歲了。「妹妹生前對錢這件事有 潔癖,不喜歡跟人談錢,基金會因此從不募款,也不接受捐款,靠的就是唱片版稅和授權收入,這是我們很自豪的事。」 雖然與從前相比,現在的唱片版稅收入的確少了很多,但鄧長富說:「有錢多做,沒錢就少做,不論如何,自己也對她(鄧麗君)有個交代了!

名家論壇|陳復 從愛出發! 愛中華 愛國旗 愛台灣 愛和平
當我今年2月開始撰寫相關文章,立刻就跟眷總聯繫上,深感彼此志同道合,趙怡理事長與文史小組郭克智召集人都希望我能替眷總設立的「愛中華,愛國旗,愛台灣,愛和平」這4大宗旨做個觀念詮釋,我完全能心領神會這4大宗旨背後的源由,畢竟這來自我們共有的文化集體潛意識,因此這裡來談談我覺得眷總會如何「由愛出發」來實踐這4大宗旨。

眷村書摘|天母回眸
美軍駐台的五六十年代,天母是外僑的住宅區,房屋的外貌和當地的民房截然不同,院子也大,至少有6、70坪,經過時常見戶外烤肉的情景。 由於老外家庭的遷入,美國學校和異國風味的餐廳因運而生,有邦交國家的大使館也選擇進駐天母,成為洋味最濃厚的地區。如今,200多間美軍宿舍獨剩天母公園對面的「白屋」,成為老天母人的時光記憶。

眷村書摘|初到花蓮菁華街
我記得我們家搬進這間菁華街35號新家 不久,我父親就叫芶開文(當時他仍然留在我家中服務,那時稱勤務兵)種植一些香蕉樹,在大院子近河邊的空地,他認真告訴我爸:「我們馬上就要反攻大陸回老家的,種香蕉怕沒時間吃到吧!」沒想到這片香蕉林地產的香蕉,我們足足吃了20餘年,颱風吹倒了,我們又種植一批,陪伴了我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感情深厚。

眷村好時光|我的換帖兄弟
父親是安徽鳳陽人,民國 38 年隨部隊來台,住在南機場,由老鄉介紹與來自安徽安慶的母親認識結婚,所以我們家從小來往的,除了鄰居外,幾乎都是安徽老鄉,尤其是鳳陽人居多。

眷村好時光 |不忘貿易七村
眷村中同鄉會長輩的往來,左鄰右舍、南腔北調的回憶,都是我生命成長中永恆的記憶。在家中庭院內是滿滿的眷村生活回憶,推開大門,巷子內的鄰居與玩伴,都成為我生命場合中的點點滴滴! 貿易七村是我的成長之地,也是我心靈上永遠的故鄉。眷村是偶然的時代産物,卻因緣際會的成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種元素。

眷村好好玩|走讀新竹將軍村 開放式生活型態博物館
建於民國48年的將軍村,原來是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所屬的團長級以上領導幹部及家眷的眷舍,也因為曾聚集百顆星星的多位將軍居住在此,故名為「將軍村」,亦稱「百顆星星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