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李天鐸:眷村菜是心上的鄉愁,簡單中見真功夫
A

撰文、攝影:宋思庭

台北民生社區有一處靜謐角落,承載著無數外省第二代、第三代的思鄉之情,就是由退休上校李天鐸深情推薦的侯門小館,這裡保存了30多年的眷村味道,讓李天鐸重溫起他心中的「家」。

李天鐸回憶起他的眷村時光,臉上總是帶著一抹微笑。

他說:家,一個安定、安全的地方,是我們這代眷村人最大的追求和夢想。然而,在那段艱苦歲月中,他們卻不得不漂泊、流浪,甚至擔驚受怕。

李天鐸憶起當時,說道:「我們沒有土地,無法著陸,生不了根,怎麼可能長得大?連飯都吃不飽,還想什麼反攻大陸?」這些話語,真切地反映了眷村人的心酸與無奈。

▲李天鐸(右一)父親長年駐紮金門,民國53年全家赴金門眷探,於「毋忘在莒」勒石前合影。

眷村生活不易 街坊友情互挺

眷村的日子雖然艱難,但鄰里情誼卻是無價。李天鐸說起家門口的那口井,配上抽水機,成了眷村婦女們的交誼地。

每天上午,媽媽們來到井邊,一邊打水一邊洗菜,聊著家常,交流著各自的烹飪心得。

張家吃什麼?
李家做什麼?
饅頭怎麼做?

蔥油餅、水餃、泡菜、吞舌菜、山東大餅,一道道眷村菜就是這樣在七嘴八舌的討論中誕生的。

李天鐸自幼便開始學做菜,他說:「我不做菜,2個弟弟怎麼辦?所以我從小就學會做菜,這也成了我後來生活中的一大樂趣。」

他可不是一般的做菜高手而已,甚至曾參加于美人的節目比賽,靠著一道簡單清爽的涼拌空心菜戰勝其他大廚,至今仍讓他津津樂道。

李天鐸透露,涼拌空心菜好吃的秘訣就是最後在大蒜、辣椒上淋上一碗熱油,把味道給嗆出來。至於切除的空心菜根還有妙用,另外與豆干、肉絲、辣椒一起拌炒,又能變成另一道佳餚。

李天鐸笑說:「一把菜,做成兩道料理,這就是眷村菜的精髓。」

特別企劃|李天鐸:眷村菜是心上的鄉愁,簡單中見真功夫

▲民國71年,李天鐸父親擔任太武新村村長,元旦時,軍團醒獅隊來到家門口拜年,全家三代熱鬧賀新年。

館子溫馨家常 滿桌想念滋味

走進侯門小館,迎面而來的是撲鼻的香氣和溫馨的氛圍,牆上掛著字畫,訴說著與老顧客一起創造的歲月點滴。侯門小館的老闆、熟客稱他六哥,與李天鐸相識已久,店裡最顯眼的字畫便是李天鐸所贈。

六哥也是眷村出身的空軍子弟,從南部輾轉來到台北開設這家重現眷村風味的館子,與李天鐸一見如故,聽兩人談笑風生,詩詞皆信手捻來,一頓飯吃下來也頗怡情雅興。六哥笑言:「『侯』是一品,來這邊吃的,都是人上人。」

特別企劃|李天鐸:眷村菜是心上的鄉愁,簡單中見真功夫這句話不僅道出了餐館名字的由來,更反映了眷村人那份自尊與幽默。談起小時候的回憶,兩位年過半百的男子漢竟都俏皮地笑了起來。

李天鐸笑著說,「我記得每次上學,都會偷偷把一根黃瓜塞進書包裡,把它當成水果。那時候家裡條件不好,能有個黃瓜當點心,已經是很奢侈的事了。」

兩人異口同聲地說起,眷村小孩都得自己想辦法補充「蛋白質」,像是用蚯蚓釣溪哥,他們總是會想到辦法的。

共同味覺記憶 找到文化認同

李天鐸喝著四寶湯,感慨地說:「現在回想起來,那些調皮搗蛋的日子,反而成了最珍貴的回憶。那時候的我們,雖然物質生活匱乏,但心靈卻無比富足,就連現在這碗再普通不過的青菜豆腐湯,喝起來都充滿了童年的味道。這就是我們眷村人的鄉愁啊,簡單卻深沉,平凡卻難忘。」

李天鐸表示,侯門小館的每位客人都能在這裡找到那份屬於自己的溫暖與回憶。

李天鐸與六哥的友誼,正是建立在這樣的文化認同和共同記憶之上,他們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眷村菜,讓這份獨特的文化得以傳承和發揚光大。每當有人品嘗到這裡的美食,他們同樣也都能感受到那份濃濃的鄉愁和家的溫暖。

特別企劃|李天鐸:眷村菜是心上的鄉愁,簡單中見真功夫

▲多年前李天鐸贈給老闆六哥的字畫懸掛在餐廳正中央,其亦含有人生的深意,見證二人友情。



關於李天鐸

政戰學校外文系畢業、國安局退役上校。民國63年派駐馬祖,駐守過馬祖8個離島;曾任前總統蔣經國內衛區隊長、前國家安全局派駐法國代表。著有《青天白日下的秘密:國安情報上校李天鐸非常揭密》,經常應政論節目邀請,針對時事評論建議。

侯門小館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五段180號
電話:02-276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