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人物|胡為真 我以我的父親為榮
A

胡為真:我以我的父親為榮

撰文:楊沒

趁著胡為真抵達前的須臾,我在一江公園邊新開幕的咖啡館裡,讀著他的新書《國運的轉危為安》的最後兩個篇章。這幾年,他已經先後出版了好幾本書,寫書是為還原歷史真相,並為父親平反,這是他自國安會祕書長一職退休後還不肯卸下的擔子。而相約這裡,是有意義的。

一江公園是為紀念一江山戰役興建的。更早之前,南京東路以北,松江路以西這一帶是胡為真的父親——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胡宗南——籌集黃金一千兩興建50間眷舍給麾下將領安家的地方,那時稱「一江新村」。胡宗南雖然沒有參與一江戰役,但戰役裡的反共救國軍都是他訓練出來的,都是他的子弟兵。

胡宗南將軍去世60多年,部屬仍年年會集會紀念他。滄海桑田,如今,就算按著將領們後代繪製的草圖,你也很難拼湊出昔日一江新村的樣貌,如同胡為真想要撥開他14歲時即匆匆告別的父親留給近代史那些迷障,還他一張清晰臉孔時一般困難。

相較於參與過中華民國史上北伐、一次剿匪、八年抗戰、二次剿匪大小戰爭,與政府播遷來台後那些不為眾人所知的反攻大陸游擊戰的父親胡宗南,胡為真人生裡也參與或見證過自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以迄李登輝「兩國論」、民進黨執政的驚濤駭浪與峰迴路轉。

在《國運與天涯》那本資深記者汪士淳執筆的家族史裡,胡為真說:「我一出生,這輩子似乎已註定要和國史聯結。」

民國36年12月,胡為真出生在南京鼓樓醫院。不久之前,胡宗南才率軍攻下共產黨的老巢延安,於是母親葉霞翟幫他取了英文名字,叫 Victor(勝利)。

從人子的視角憶父親,記述上一輩家國情懷

然而勝利卻如曇花一現,隔年起,大陸局勢急轉直下,國軍接連在遼瀋、淮海與平津三大戰役中失利。接著蔣公引退,共軍渡江,重慶失守,國民政府播遷台灣後,在中國大陸僅剩下海南與西康兩處根據地。民國38年初,胡宗南請時任京滬杭警備總司令的湯恩伯安排葉霞翟帶著才滿周歲的胡為真到台灣,而蔣公則在那年12月底命胡宗南從岌岌可危的成都飛西康省會西昌,把那裡經營成反攻基地,但飛機沒有在西昌落地,引起了軒然大波。

胡宗南、陳誠與湯恩伯是國共內戰晚期蔣公最信任的三位將軍,有「三鼎甲」之稱,對他期望之高,不言可喻。加上將領陸續投共,失敗主義彌漫,導致胡宗南未直接赴西昌一事被渲染擴大。蔣公在胡宗南離開成都那日日記裡寫:「最傷心失望者,為宗南僭自離軍,未經報告,而突來榆林……大陸戰事之悲劇,最後失敗之一幕也。」

「部隊要從成都突圍時,將領們強烈要求父親先飛到西昌準備後勤支援,如此部隊也不用分兵保護他。但是時值冬天,天氣太壞,飛機無法在西昌落地,也無法在海南島北部的海口降落,不得不改在南邊的三亞落地。」60餘年後這日,胡為真還原了事情的真相。在口述的另本著述中,他也能體會蔣公當時的絕望與氣憤:「因為他把大陸情勢的最後希望,寄在我父親的身上。」

胡宗南遭受的責難與污衊何止這些?胡為真要捍衛的,又何止這些?有人寫書,暗指胡宗南是「紅色代理人」,說他和中共走得近,謠言不一而足,還有監委提案彈劾他,說他喪師誤國,都讓胡宗南的部屬們火冒三丈,紛紛跳出來幫老長官澄清。然而胡為真說:「父親堅決地把他們擋住,自己一字不提。他說這時我們多講一句話,就多對總統傷害一分。」

那些偏離事實的批評鬼魅一般羈留世間,而曾任警政署署長的孔令晟等胡宗南生前的部屬,如今一一都過世了。如果要替父親平反,這個擔子只有胡為真四個兄弟姐妹能擔了。

以父親為榮,不敢懈怠

胡為真從漸漸懂事開始,就意識到自己有對「身分非比尋常」的父母親。蔣公、蔣經國與陳誠都到浦城街的家裡做客過,星期天媽媽也會帶他們去士林官邸的凱歌堂和蔣公、蔣夫人做禮拜。胡宗南過世後,葉霞翟協助中國文化學院(文化大學前身)建校,也奉派出任過台北師專校長。因為胡為真是家裡四個孩子中的老大,葉霞翟要求他要做弟妹乃至於表弟妹的好榜樣。因此從念再興小學開始,胡為真的功課就很好。

「我以父親為榮,也深怕自己的表現不夠好,有辱他的聲名。」師大附中畢業後,胡為真念了政大外交系。父親從軍報國,而他要從事外交報國。在政大,他週末都埋首念書。胡為真說:「我很serious(認真),除了讀書、做禮拜,一般學生喜歡的跳舞、旅行、看電影,我都不感興趣。」他知道自己責任重大,學業從不敢鬆懈。

退伍後,胡為真考取外交人員特考,但同時留學考試成績也不錯。他想先出國念書,於是選擇了在外交領域享有盛譽的喬治城大學。這時才知道,家裡沒有錢供他出國留學。堂堂上將之家,怎麼會沒有錢呢?原來每到發薪水那日,胡宗南都會把薪水分成三份:一份留作公家開銷,一份寄回家供家用,還有一份則送給家中食指浩繁的部屬,導致倉促告別時沒有留下多少財產。胡為真說:「上將的待遇其實是寬裕的,可他苦待自己,也讓家人清苦生活。」

葉霞翟不得已,只好寫信給當時擔任行政院副院長的蔣經國請求幫忙。蔣經國趕緊指示祕書每年資助他學費,胡為真才得以成行。到了美國之後,蔣經國還寫信給他。有封信裡蔣經國寫說:「目前國家處境日艱難,吾人更應沈著、冷靜和堅定。」那的確就是中華民國當時的處境。中共要奪取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而美國準備打中共牌制衡蘇聯,保住聯合國席位這件事,情勢越來越不利於中華民國。

步上外交報國之途,逢中美斷交大事件

民國60年,胡為真爭取到赴聯合國實習的機會,卻也成為最後一位赴聯合國實習的台灣學生,因為那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了。國家多災多難的時刻,他想立刻返台報效國家。蔣經國寫信給他,希望他「繼續完成進一步的學業」。但覆巢之下,何來完卵?國亡了,書念再多,用途何在?尤其,他是胡宗南,那位為國家據守大陸最後據點的將軍之子啊!退出聯合國隔年10月底,胡為真還是決定飛回台灣,到外交部報到。

「我最有興趣的(國家)是蘇聯,也學了俄文,但那時美國與我們的邦交已經動搖,那裡最需要人。」於是,胡為真在外交部的第一個職位就是北美司科員。報效國家的激情,讓25歲的胡為真「上班非常帶勁」,他不斷加班,不斷寫研究報告呈報,表現都被外交部長官看在眼裡。民國65年他就被拔擢為外交部長沈昌煥的機要祕書。

不久之後,中華民國與美國的邦交到了日暮途窮的一刻。民國66年,國安局取得美國打算與中共談判建交的消息,蔣經國召見沈昌煥,沈返回辦公室就找來胡為真。「他說,這是中美邦交發生變化時的因應措施,我講一句,你抄一句。」抄完,沈昌煥要胡為真把那份備忘錄鎖進保險箱。

民國67年12月16日凌晨,美國駐華大使安克志求見蔣經國總統,宣讀美國將與中共建交,並終止與中華民國外交關係。那晚,沈昌煥叫醒胡為真,打開保險箱拿出那份文件,一同趕到七海官邸。抵達時,現場除了蔣經國,還有嚴家淦、孫運璿、宋長志、錢復等人,31歲的胡為真則與宋楚瑜、周應龍隔著屏風旁聽。

那晚,蔣經國一條一條讀著一年多前胡為真抄寫的那張備忘錄,詢問在座者的意見,會議直到天要破曉前才結束。中美斷交,那是何等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身為國家領導人的蔣經國卻從容冷靜,不慌不亂。胡為真要離開官邸時,正好碰見蔣經國走下樓梯。那一刻,他到現在都還印象深刻。胡為真說:「我跟他行個禮,他安祥微笑,點點頭。國家雖然遇上巨變,看起來心情卻是沉穩的,好像沒有發生事情一樣。」

人生無預警翻轉,從外交跨入國安系統

中美斷交後,胡為真先外派南非,再是美國。胡為真和他的駐外同事們在艱難的外交環境下拚搏。而在台灣,民國77年蔣經國去世後,李登輝接任總統。三年後,胡為真從美國回台接任外交部禮賓司長,再過三年,國安局準備法制化,國安局長宋心濂延攬胡為真出任副局長。從外交系統跨入國安系統,人生翻轉,他能榮耀父親的機會也更多了。

然而李登輝在蔣經國在世時是乖乖牌,接任總統後,起初還謹小慎微,但第二任之後馬腳盡露,開始推動他內心的真實信仰——台灣獨立。對胡為真造成衝擊的第一件事,是他受邀參加李登輝的家庭禮拜時,李說:「你們要多看《出埃及記》」,接著就是李在與司馬遼太郎的對談記裡,自喻是要帶子民出走的摩西,而把國民黨說成是「外來政權」這件事了。

然而最椎心蝕骨的,還是李登輝的「啞巴彈」和「18套劇本」事件。提起這件事,胡為真先長嘆一聲,接著用力敲了三下桌子,哽咽了。他說:「你知不知道做情報的人多麼辛苦?那種不珍惜要為中華民國死,不珍惜我們情報資源的人,我痛恨啊!」

為照顧病妻卸公職,寫下轟烈的家族故事

李登輝卸任後,陳水扁當選總統。胡為真本想在陳就職前辭掉國家安全會議副祕書長,但錢復、宋楚瑜等人都建議他留在政府裡,理由是「我們都退了,國家怎麼辦?」而接任行政院長的唐飛也向陳水扁說,不能讓胡為真和程建人二人離開政府。更重要的是,陳水扁自己也跟他說:「歡迎不同意見,就是要不同意見。」於是他留了下來。

然而,陳水扁到了第二個任期時,推動烽火外交,又終止了國家統一綱領,甚至宣示台灣要獨立等「四要一沒有」。在扁政府時代出任過駐德國與新加坡全權代表的胡為真終因陳水扁推動台獨正名運動,違背了初任總統時承諾國人的「四不一沒有」宣誓,讓他心生「言而無信到此,豈能再與他共事」的惆悵而離開扁政府。

馬英九當選總統後,邀胡為真出任國安會祕書長,後來又轉任總統府資政。然而此時妻子林惠英生病了,這個病,讓胡為真必須選擇辭去公職。他說:「沒有我在旁,(她的病) 毫無改善的機會。」卸下公職之後,他一面照顧妻子,也開始全心著手整理和父母親有關的史料。隨著那些「宛如(父親)在我耳際輕聲地訴說一個悲壯又炫麗的國家興亡故事」的書一一出版,他再也不用因為掛念父親被誤解一事而每在午夜驚醒。

胡宗南和葉霞翟的墓園在陽明山中興路上,大約步行10分鐘,就是老蔣總統行館之一的陽明書屋,我在參加完陽明書屋導覽行程後的這天上午一個人走
來。將軍的墓後有七星山為靠,往前可以展望台北市區,他長眠60年了,墓園卻維護得非常好。

胡為真不時都會來,或走走看看,或沈思片刻。日頭消失後又露了臉,眼前的薄霧逐漸散去,他的父親那些與中華民國史緊緊相依的事跡,在被掩翳多年後,也將有撥雲見日的時候。


胡為真小檔案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美國喬治城大學外交碩士,南非斐京大學戰略研究所國際政治學博 士,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
經歷:1947年生,中華民國陸軍上將胡宗南及教育家葉霞翟校長之子。在外交及國安單位服務40年,曾任外交部禮賓司長、駐德國及駐新加坡特派代表(大使)、國安局副局長執行官、國安會副秘書長、秘書長,總統府資政等職。
獲頒中華民國一等景星勳章、國安局一等磐石獎章等中外勳獎章10餘座。
現任:政大書院生涯導師,政大世界校友總會常務理事,中華軍史學會理事,中正文教基金會董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