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人的共識
年輕時代在國內外東奔西走,常在一群陌生人中輕易辨認出某幾位是來自台灣的「眷村子弟」,或許是典型的語氣腔調、表情舉止,也或許是那股豪邁、坦率、自信的模樣,讓眷村人自然流露出不同於眾的特質。這當兒,我只需直接開口探問對方「小時候住在哪個村子?」彼此的話匣子就關不攏了,保證在短短幾分鐘之內,足以跳過一切世俗的禮數而成為相見恨晚的「哥兒們」!
正因為如此,這段日子裡我們發現,要把散居台灣,乃至海外各處的眷二代兜攏起來並非難事,畢竟咱們曾經共同擁有的生命記憶是如此刻骨銘心,難以忘懷!更何況,蘊積在那段晦暗低迷的烽火歲月裡的,又是多少悲歡交集、甘苦備嘗的人生經驗!
基於當年竹籬笆的住民概為來自中原大陸的軍公教人員,大夥兒的思想、習性和行為模式幾無二致:第一,效忠黨國和民族大義;第二,尊重團體紀律,信守情感道義;第三,個性開闊,樂天知命,勇於在困境中刻苦自立,奮進自強。
誠然,近2、30餘年來,國內外政經局勢的劇烈變動,使得眷村族群的歷史地位遭到極度邊緣化,也導致成員之間由於對當前大局勢的無奈、怨懣或迷惘而產生若干認知和看法的分歧。為了求取眾人的最大共識,我們在中華眷村文化總會籌備之初,即擬定「愛中華 愛國旗 愛台灣 愛和平」做為本會標竿,也明白揭示我們對民族國家的集體認同與對兩岸未來發展的堅定立場與期待。大同之下,或有小異,當無礙於眷村族群攜手邁向精誠團結的昂藏步伐!
總會是自發性民間團體,會務發展建立於熱心會員們出錢出力,積極參與。雖然經費上缺少了官方奧援,卻讓我們心安理得,無有罣礙,不計得失,勇往直前;雖然非屬政治性團體,但我們絕不自外於適時戢止歪風、駁斥讕言、撥亂反正的社會責任。
今後,我們將逐步串連各地眷村夥伴,共謀發揚眷村先輩精神,為高舉傳統價值,重振民族意識而努力,並願站在世代交替的時間點上,為傳承眷村文化,澄清歷史真相,伸張人間正義,鼓吹和平共榮而克盡一己之力。
我們深信,只要眷村子弟們能夠團結一致,無論面臨任何挑戰,都將能共同度過。未來的路或許仍然充滿坎坷,但我們相信,只要秉持著眷村人的精神和信念,必能迎來更加光明的未來。這份對家園的深情,對國家的忠誠,將繼續激勵著我們勇往直前,為未來的世代創造出更美好的生活環境。讓我們攜手並肩,走向更加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