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反獨裁」的一片激情後,處於藍營之首的國民黨不可自滿於建構了抗綠霸的碉堡,而應積極的提出真正合於國家發展的論述。
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在地理位置上,像台灣這種處於大陸邊陲的小島,理應盡其可能的往大陸地區創造自我繁榮的條件,這也是治理概念中的上上策,惟須避免的是軍事性的對峙,以致面臨被併吞的危機。換言之,創造互通有無、彼此相顧的關係,這才是任何執政者所要尋求的目標。
反觀綠營如今卻一直在強調,中國大陸正無所不用其極的企圖併吞台灣……面對這個論調,必需要先釐清幾個事實。首先,孰令致之?
過去70年來,兩岸原本越來越平和,連最高領導人都彼此世紀一握,但今天怎麼忽然變臉了呢?難道不是因為執政的綠營,處處將台灣帶向實質的獨立而來?而且刻意引導輿論,把「獨立」與「去中」劃上等號。
事實上,自1949年來,中華民國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從來就沒有喪失獨立的事實,而民進黨所推動的獨立,其實是「脫離中華民族」,這才是引來對岸興兵表態真正的原因!
其次,既然綠營對永遠執政如此執著,那就好好治理啊!好好尋求永續發展,為鄉梓父老尋求福國利民的處境啊!講到這裡,問題就浮現了……
如果真的躬衷體國,何以無視台灣不能改變的自然環境?
顢頇的認為只要引進外力,就可以永遠對抗地理上、歷史上無法改變的現實呢?
要台灣真正的安定與繁榮,兩岸是絕對的條件,不是相對的選項,台灣要懂得在大陸那塊土地上,找尋利己的資源,藉而永續的繁榮。
只要,不依附外力、不數典忘祖、不否定血緣、不踐踏文化,咸信兩岸間互利互重的局面,是可以期許的。
而中國大陸如今發展的現況,若是沒經過一番徹底的檢討,怎麼會能從藍螞蟻的社會,走到如今世界強國的地步?這個歷程,對台灣沒有任何值得深思的價值嗎?
要強調「台灣優先」,就不能甘為做他國的馬前卒,別人要反中、要制中,那是他們的需要,我們犯不上同步而行,我們有我們的利益觀,有我們生存上的見解,何以掩面不顧自己的利益,而去屈從無關於己的外族策略?遑論因此把自己的土地與家人,帶向無情的戰禍和永無止境的對抗呢?
夜黑風高之際,這也許只是一抹微小的燭火,但也可能成為燎原一片的炙熱,難道,不也正是全民滿心期待的引路明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