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左營果貿社區,前身是全台最大海軍眷村,來自中國大陸各省、五湖四海的軍眷把家鄉味一併帶來,北方麵食逐漸融入南方生活,油條、燒餅、包子、煎包,承載著一代人的鄉愁與記憶,成為左營眷村標誌的早餐風景。
開業 40 年的「來來早點」,正是左營眷村早餐代表之一。
凌晨 4 點半開店至 11 點半,排隊人龍絡繹不絕。現做的甜鹹燒餅、肉包、韭菜包、大蔥餅、蘿蔔絲餅、豆沙餅等各式酥餅陸續出爐,燒餅夾油條夾酸菜、大蔥餅夾蛋,搭配甜豆漿、鹹豆漿、米漿、咖啡牛奶,品項琳瑯滿目,讓人每回排隊時都難以抉擇。
手工現做 揉進眷村的老靈魂
庶民銅板價,約 60 元就能豐足一餐,咬一口剛出籠的肉包,外皮彈韌、內餡鮮香,再喝一口熱騰騰的豆漿,嚼著酥香的甜燒餅,簡單樸實好滋味,讓人滿足地迎接美好的一天。
老闆李仁杰的父親來自山東榮成,母親來自福建。他娓娓道來母親高淑英早年在果貿市場賣雞蛋,民國 74 年社區改建為國宅,於隔年開了「來來早點」,用最簡單的味道,餵養社區居民的胃,至今母親仍每天坐鎮店內,見證眷村社區的晨光歲月。
「眷村早餐的靈魂,在於『從無到有』的手工精神。」李仁杰笑著說道,40 年來每日凌晨 3 點開工,包子、燒餅等皆現做現賣,油條備料甚至從前一日下午就開始。
麵皮彈嫩內餡紮實 樸實飽滿韭香肉香
大家還在睡夢中時,店內已炊煙裊裊。
飽滿韭菜餡、肉餡包入麵皮;半燙麵麵皮擀製燒餅,使用沙拉油、而非豬油,即使放涼也不變硬。豆漿只用純黃豆與水熬煮,不摻一滴粉;肉包肉餡選用合作兩代的在地豬肉商提供的新鮮腿肉,經打水工序讓肉質更滑順、口感更水潤。
炸油條工序更繁複!前一天下午備料、低溫冷藏、靜置發酵,才能炸出外酥內彈的經典口感。即使愈來愈多店家放棄自製油條,來來早點還是堅持自製,因為燒餅夾油條佐豆漿,正是許多人腦海中最道地的早餐記憶。
他提到,早年沒有麵糰攪拌機、現成酵母,現在導入機器揉製麵糰提升效率,但發酵時間、調味配方等關鍵工序卻始終如一,遵照母親的手藝,延續老一輩的味道。
店裡的「蔥辣醬」是李仁杰從小到大家裡餐桌上的標配。早年物資匱乏,這款自家調味蘸醬拌麵、拌飯、佐水餃,撐起一餐的風味。現在,這款家傳蘸醬也成為店裡肉包與水煎包的靈魂搭配。
另一道招牌「香菜蝦仁水餃」,也藏著家的記憶。山東人愛吃水餃,香菜與蝦仁的組合是家人最愛,如今客人也吃得到這家傳好手藝。
三代傳承 每一口都是紮實與誠意
熟客帶鍋子來裝豆漿、騎機車打包十幾顆包子回家,許多人一吃就是幾十年。
儘管眷村伯伯、阿姨陸續凋零,有些熟面孔已不再,但中生代與年輕人接棒成為主顧。有的旅客一到高鐵左營,就直奔來來早點,只為享用現做溫熱、充滿咬勁,熟悉的包子燒餅滋味。
「早餐是銅板生意,開店至今,包子、燒餅從 7 元慢慢漲到 17 元,40 年 也 只 漲 了 10元。」李仁杰苦笑說道。原物料、人力都在飛漲,但來來早點始終秉持「能不漲價就不漲」的原則,因為對他來說,服務的是街坊鄰居,是一起生活的老朋友。
問及李仁杰早餐都吃什麼?他笑著說,早上太忙,常是收攤後才補一碗鹹豆漿、燒餅夾蛋,或是一顆韭菜煎包,簡單卻滿足。除了果貿店,李仁杰的弟弟們也在高雄前金區與左營重愛路開設分店,三兄弟分頭經營,口味一脈相承。
如今,李仁杰的兒子李冠誼也接棒學做麵糰、炸油條,繼承的不只是手藝,更是那份不論晴雨、踏實守時的責任感與眷村精神。
來來早點每一口都是紮實與誠意,溫暖了一代又一代高雄人的清晨,也將繼續譜寫眷村美味故事。
果貿來來早點
地址:高雄市左營區果峰街 32 號(左營果貿社區)電話:07-583-2801
營業時間:04:45 ~ 11:30,週二店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