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交社文化園區|昭和風X咖啡 復刻老派浪漫
A

水交社文化園區|昭和風X咖啡 復刻老派浪漫

撰文、攝影:鐘玉霞    照片提供:邊城咖啡坊、王南

台南南區的水交社文化園區,綠樹成蔭,軍綠色歷史建築錯落其中。假日裡,年輕爸媽帶孩子來野餐、玩飛盤,再到充滿歐洲咖啡館氛圍的「邊城咖啡坊」喝咖啡、吃冰淇淋,偷得浮生半日閒。

「水交社」一詞源自《莊子.山木》的「君子之交淡若水」,也是日本政府為海軍聯誼而設的組織名稱。日本殖民時代,這裡是日本台南海軍航空隊的軍眷宿舍,戰後成為中華民國空軍眷村,443 聯隊雷虎特技小組飛行官與眷屬入住,水交社因此有「雷虎小組的故鄉」之稱。

邊城咖啡坊有著紅綠雙色遮雨棚,被部落客形容為「森林裡的魔幻小屋」,但它其實是老空軍眷舍。前屋主、水交社文化園區志工喻麗華老師曾坐在窗邊臥榻處,喝咖啡回憶:「那棵樹以前沒這麼高,可能是因曾是專屬將軍的廁所,被『灌溉』得特別茁壯!」

就這樣,「將軍廁所養出一棵大樹」的眷村記憶,也隨著咖啡時光繼續流傳……

邊城咖啡坊是劉俐伶經營的第二間老屋咖啡館,姊妹店「白雪珈琲店」位於台南南區鹽埕,前身是台南鹽務辦公室的鹽埕出張所,兩店相距約 2.8 公里。

白雪珈琲店的熟客提及尚揚建設在水交社打造青年藝術基地,標下 3 間空間,分別做為美術館、陶藝工作室,還缺個交流休憩處,於是邀請她進駐。

對她而言,咖啡館也是故事   的交會點。每位客人來這裡,都有自己的理由——工作、約會、閒聊、放空,而她則藉此與人相識,分享彼此的故事。

日式喫茶店摩登復古

白雪珈琲店的熟客曾分享他們對水交社、空軍眷村與老餐廳的印象——美軍駐台期間,台南機場是重要的空軍基地,當時美軍俱樂部設在水交社附近,直到 1975 年美軍撤出台南,俱樂部與餐廳才改作他用。

其中,台南老字號西餐廳「快樂小館」也與美軍有淵源。創辦人王來寶先生早年曾在海軍廚務系統服役,1960 年代轉而為駐台美軍掌勺,美軍撤離後,他便在台南機場對面開設西餐廳。

熟客回憶:「小時候逢年過節,家人會去快樂小館吃牛排,開胃菜是鮪魚酸黃瓜蘇打餅,風味十分道地。」

劉俐伶經常聽長輩聊起老建築與舊時光,她珍惜這些跨世代的故事,也希望客人來這裡,不只喝咖啡,更能帶走回憶與歷史片段。

她將喜愛的昭和時期喫茶店風格元素,融入餐點、食器與空間中——布丁與咖啡凍是當時喫茶店的經典甜點,花朵般盛開的霜淇淋杯、復古花紋高腳玻璃杯、旋轉吧檯椅,讓人墜入老派浪漫。

咖啡有藝術相伴 更有味

讓人好奇的飲品「電氣可可咖啡」,以白蘭地搭配摩卡咖啡,帶來酒香四溢的可可咖啡風味。靈感來自日本文豪太宰治在《人間失格》中提到的「電氣白蘭地」(デンキブラン),當時「電氣」一詞象徵時髦,也暗示酒精濃烈得像觸電。

至於「淹沒的霜淇淋」則是以咖啡為基底的義大利甜點阿法奇朵(Affogato, 義大利文「淹沒」的意思)。咖啡凍堆疊鮮奶霜淇淋,最後淋上濃縮咖啡,讓霜淇淋在熱咖啡中慢慢「沉沒」,甜蜜又戲劇感十足。

而充滿台灣風味的有「情人咖啡」,用自家醃製的情人果製成果醬搭配咖啡,酸甜迷人;「台灣茶拿鐵」則以四季春茶取代抹茶,茶香、奶香與咖啡香交織。

藝術與咖啡相伴,咖啡坊旁的「百衲美術館」定期更換展覽,店內也會展示作品;「邊城藝術工作室」開課時,學員還能拿優惠券,來場悠閒的課後咖啡時光。

劉俐伶特別推薦水交社內的「敝墟書店」,展售台南市文化局出版刊物,可深刻閱覽府城的文化底蘊。

去年「和通蔣勳書房」進駐,今年原台南市區最高峰——桂子山與碉④整修完工開放,此外,這裡假日經常舉辦熱鬧市集,最吸睛的莫過於FOCA 福爾摩沙馬戲團, 4 月初再度登場,將奇幻與藝術注入這塊歷史寶地!


邊城咖啡坊
地址:台南市南區興中街 67 號H 棟(水交社文化園區)電話:0981-63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