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虎小組故鄉魔幻變身!直擊台南水交社文化園區(3)
撰文、攝影:楊沒
不僅是觀光景點 更是府城重要文化資產
當年許多水交社的人都在亞航上班,朱戎梅說,亞航待遇優渥,水交社是空軍退員轉職亞航人數最多的眷村。
本來住在志開新村內水交社市場附近的孫敬,小時候跟著媽媽在市場裡叫賣,年少時在台南機場內的美軍第十三航空隊打過工,退役後在亞航白鐵部和裝備部都待過,負責過幽靈戰鬥機座艙彈射椅火箭及隆落傘拆裝檢查等工作。孫敬自己編印的《水交社—追憶故鄉》裡,放了很多他收藏的美國郵票,他說能擁有這些郵票都是拜水交社旁就是美軍俱樂部所賜。
孫敬說:「俱樂部裡有餐廳、歌舞廳、軍士官宿舍、福利社(PX),美軍丟棄的信封總有一大堆,我們會從上面取下那些郵票。」
因為美軍俱樂部的關係,從前南門路上多的是畫廊、酒吧、西裝店等時髦商號,朱戎梅說:「就好比美國的比佛利山莊一樣。」
台南市第一間牛排館叫紅鼻子牛排館,老闆就是從前美軍俱樂部唯一的華人經理,而做麵包的大師傅陳文宗後來經營過聞名全台的丹比喜餅。
如果沿著從前水交社眷村幫派天馬幫流連的天馬冰果室與後來變成志開新村自治會的醫務所,從景觀設計師保留早年眷村原有植生物種狀態的自然式景觀設計間穿過,回到水交社一街北面未來規畫做為購物中心的大片空地,再跳進哆啦A夢的任意門回到1970年代的水交社,你就會看見許多眷村人念念不忘的水交社市場。
「軍方把所有的資源挹注在水交社,水交社市場賣的東西很多,軍車每兩個禮拜會載他處眷村的飛行軍官前來採買。」
朱戎梅這天帶我去大林國宅附近拜訪當年市場邊的周村水餃,周村水餃的內餡不放糖和五香粉,是原始的「外省人味道」。
朱戎梅與周村老闆娘傅禎敏聊著,細數起當年水交社裡的眷村好味道:老鄧牛肉麵、小洞庭、阿菊麵店、冷家麵店、山東麵館、456小館,都不禁喟嘆許多好味道消失了,離開眷村後的老一代也凋零了。
眷村好味道有的消失了 有的發揚光大行銷全台
幸好還有發揚光大的,民國96年水交社各眷村居民陸續遷離,部份水交社市場攤商又堅持原地做生意,10年後也拆了。
有「臘味界米其林」美稱的馮媽媽的店搬到大林國宅,馮媽媽的兒子捨棄保險事業回家接班,如今已透過網路行銷把臘肉、粽子、獅子頭、香腸行銷全台灣。
離開水交社後,那些散了出去的種子,仍然依戀他們的故里與故友。由於許多眷戶都搬到大林新城,新生里里長王安國每年除夕都會辦餐會維繫大家情感:「都散了那麼久了,今年還有100多桌。」
而台南的眷村年貨大街,在王安國號召下年年在從前美軍俱樂部所在的勞工育樂中心旁盛大舉行,今年農曆春節剛結束的那一場足足擺了147個攤位。
「搬出來後,我每次坐15路公車,從大林經過台南觀護所、竹溪寺到南門路時,就會在車上找啊找,找我們家的那棵芒果樹,沒有一次眼淚不掉下來。」
葉富根大于秀媛很多歲,像丈夫,也像父親一樣疼她,民國107年葉富根去世後,于秀媛花了2年才從悲傷中慢慢走出來,水交社此時是一口裝滿聲音的井,滿滿都是家宅的溫暖。
她說:「我的青春,我的大半生都在那裡啊!」
搬離水交社20年了,午夜夢迴,于秀媛還會想起家門前那2排椰子樹與一地夕陽餘暉。也許,那些被夕陽染紅的天空裡,也正有一架架準備返場的雷虎小組座駕飛越過桂子山。